面對川普即將上任的美國新局勢,市場看好美股的呼聲不絕,不過除了看好美股市場,我們也看到市場上進一步分析川普政策有利於小型股有補漲的空間,市場可能有別於2024年科技股大型股獨強的局勢。
許多投資人不免好奇:「現在投資美股,該押大型股還是小型股呢?」其實,這並非非此即彼的二擇一,而是如何分配美股投資組合的比例問題。
美國大型股=固定班底 長期跑贏小型股
回顧歷史,標普500這個美國大型股指數在過去15年累積漲幅高達573%,遠遠領先美國小型股指數羅素2000的385%。再看近10年數據,小型股領先大型股的年份寥寥無幾,只有2016與2020兩年「跑贏」標普500。這代表什麼?美國大型股的長期表現相對穩健而突出,不但有較高的勝率,也較能充當投資組合的「頂梁柱」。因此,無論市場風雲如何變化,美國大型股部位應該是你的「固定班底」。
小型股=衛星資產 就像口袋裡的奇兵
至於小型股呢?它們的市值大約佔美國股市的十分之一,就像是「口袋裡的奇兵」,偶爾會有出人意表的表現。在未來一年,若因川普新政策、產業輪動或景氣循環帶來新動能,小型股有機會「後發先至」,成為投資組合的「衛星資產」。若你手邊已經持有大部分美股核心的部位,那麼可以考慮配置一小部分的小型股,並積極審視環境與題材,判斷是否拉高持有比例,為你的投資組合增添靈活度與彈性。
兩者互補 兩者靈活調整 投資進退自如
這種「核心+衛星」的策略就像是健身計畫裡的「基本訓練」加上「特別項目」。兩者並非互斥,而是互補,讓你的投資組合既有札實後座力,又能抓住突發的機會窗口。總結來說,在川普接任後的美股投資,你不必從大型股和小型股中硬擇其一。穩重持有美國大型股當「主菜」,並在景氣輪動時酌量加入美國小型股這道「配菜」。如此一來,你的投資組合不僅根基穩固,還具備因時而動的彈性,無論市場氣候如何轉變,都能進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