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台灣半導體業者整體營收合計6,185億元,年增18%,月減12%,低於五年歷史平均之月減1%,顯示非AI需求仍不如預期,且整體季節性需求疲弱。其中,測試介面供應商(年增56%)、設備商(年增33%)及晶圓代工(年增30%)受惠強勁AI和HPC需求,以及2.5D和3D封裝產能積極擴張,營收具韌性,表現超越其他次產業。
RISC-V採用率提升 看好 晶心科
我們認為安謀和高通之間的架構授權糾紛,將成為驅動開源ISA–RISC-V採用率之催化劑。高通早在2019年就已推出採用RISC-V設計之微型控制器核心,2023年Google宣布Android作業系統將支援RISC-V。隨著採用率不斷提升和與生態系統迅速發展,我們預估RISC-V將逐漸滲透至行動裝置等市場。值得注意的是,RISC-V在行動裝置領域的成功需仰賴領導業者的支持,惟我們尚未觀察到此一現象。整體而言,憑藉其設計之靈活性、較低之授權費用以及對開源創新之特性,RISC-V於整體SoC市場之滲透率預估將從2023年的2.7%提升至2030年的22.3%。我們正向看待RISC-V IP領導業者如晶心科(6533)之前景。
不怕美國禁令 台積電 聯電 世界
美國商務部每年更新一次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我們認為最近更新後的風險仍屬可控,係因:(1)長鑫存儲(CXMT;中國主要DRAM供應商)未被列入清單;(2)GPU封裝內的高頻寬記憶體(HBM)未被禁止;與(3)日本與荷蘭公司不受《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的約束。此更新符合市場預期,且已大致反映至股價中。我們認為此次出口管制對台積電(2330)影響有限。而聯電(2303)和世界先進(5347)則有望因客戶的「中國+1」策略而持續受惠於轉單效應,但有可能被中國晶圓代工廠加速成熟製程產能擴張之負面效果所抵消。
看好 聯發科 世芯 達發 弘塑
台積電仍為我們半導體產業之首選,係因其獲利上升週期延續、獲利能見度明朗以及AI帶動之需求穩健。鑑於2026年新AI ASIC潛在商機,我們看好聯發科(2454)和世芯-KY(3661)。此外,我們亦看好達發科技(6526),係因2025年多元成長動能之下,我們認為其風險報酬比具吸引力。我們也看好弘塑(3131),係因先進封裝產能積極擴張將推升蝕刻液與去光阻液之需求,及晶心科,係因我們預估公司將於今年第四季轉虧為盈,並預估2025年獲利將加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