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投信:台AI 供應鏈獨霸全球 震盪沒在怕!

面對川政府 2.0 不確定性,近期市場雜音紛擾台股表現略遜於美股,野村投信表示,第四季後半至 2025 年 1 月中旬前為財報空窗期,加上年底集團作帳與元月行情助攻,股市易漲難跌,加上輝達第三季財報營收、獲利和財測皆優於市場預期,顯示 AI 仍是未來趨勢主流,台廠 AI 供應鏈預期供不應求將持續「好幾季」,可留意台廠 AI 相關供應鏈擇優布局。

輝達:明年AI伺服器營收成長三位數!

輝達公佈第三季財報及第四季財測都持續優於預期,然而財報公布當日盤後股價卻一度重挫 5%。野村高科技基金經理人謝文雄分析表示,投資人對輝達擔憂的三個問題包括:營收增長趨緩、毛利率下降、供應鏈瓶頸,其實輝達都有給予詳細解答。首先是「產品組合變化」,目前產品線正從 Hopper 過渡至 Blackwell,預計隨著 Blackwell 開始量產,有望挹注 第四季 超過百億美元營收,AI 市場仍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全球需求不墜,營收成長方向就不會改變。第二,Blackwell 的早期量產生產成本較高、產能也尚未完全規模化,輝達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優先,不追求短期毛利率提升。第三,Blackwell 晶片的複雜性造成供應鏈供給有限,但預計未來幾季 Blackwell 的出貨量將持續增加並超越 Hopper。AI 的趨勢前景正樂觀推升。輝達更透露第四季(11月至明年1月)將出貨「不只數十億美元」的 Blackwell 晶片,大幅挹注明年的營收,而 AI 伺服器營收會大增「三位數」百分比,台灣伺服器代工廠出貨正蓄勢待發。

科技股漲勢擴散 2025年百花齊放

謝文雄進一步指出,短線來看科技股股價之所以波動加劇,主要是因為高估值、高預期、高基期,震盪也是在所難免,但好消息是從股價表現來看行情並沒有消失,而是從只漲半導體族群,慢慢擴散至估值仍相對較低的電腦周邊及設備、電子零組件業,這也與輝達 GB200 伺服器出貨在即、美國聯準會降息帶動終端電子產品需求回溫,電子業庫存已去化至健康水位、重啟補庫存週期有關,這些是 2025 年科技類股漲幅延續的關鍵,換句話說,科技股商機將不再只局限於 AI,其他電子業也都有機會,2025 年將是萬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格局。

震盪帶來逢低布局、累積部位好機會

至於 2024 年底前由於年底作帳、資金偏向短線操作,需留意可能還是偏向震盪格局,不過這也帶來逢低布局、累積部位的絕佳入場機會。全球科技巨頭們仍不斷投入 AI 基礎建設,產業長線需求仍無虞,而不論是 AI 基建供應商(輝達)或產品購買者(四大雲端業者),都需要台灣供應鏈業者的扶持。此外,全球 AI 伺服器產業鏈中關鍵的上中游廠商皆屬於台灣供應鏈,挹注台股基本面維持榮景,進入 AI 世代台股發展潛力無限。

看好:AI IP 散熱 CCL/PCB 摺疊機…

產業方面,謝文雄看好 AI伺服器與零組件、ASIC/IP、散熱、CCL/PCB、半導體先進封裝製程設備、矽光子、摺疊手機受惠等類股,傳產則以重電、綠能、原物料以及內需商品消費等相關類股為布局標的。建議投資聚焦主動型台股科技基金,單筆或定期定額分批布局,搭上 AI 多頭行情列車。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延伸閱讀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