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0月出口金額創歷年同月新高,並連續3個月站上400億美元大關,年增率由4.5%升至8.4%。其中,AI伺服器和雲端運算商機持續熱絡,帶動顯示卡、伺服器等資通產品出口強勁;占比第二大的資通信產品也持續成長,仍維持在100億美元以上強勁拉貨動能。
連續二年成長:生醫 營建 半導體 光電…
施羅德台灣樂活中小基金核心經理人葉獻文指出,台股除了電子業出口暢旺,各家企業公布第三季財報後獲利持續上修,以第三季財報公告中,台股獲利已持續上修至超越30%,符合預期,但2025年尚未有顯著變化,連續兩年成長的產業有生技醫療、建材營建、半導體、光電及零組件等。
AI投資明年再成長40% 液冷滲透率翻倍
施羅德投信台股投資團隊表示,由於全球ESG意識提升,加上CSP業者加速布建AI伺服器,2024年美國CSP業者資本支出成長率由第二季的39%大幅提升至50%,顯示AI投資持續加溫中,目前2025年市場預期成長20%,但調高至40%的呼聲頗高。
Blackwell晶片需求強勁且按計劃生產中,預計12月起開始出貨,葉獻文表示「全世界的AI動態看NVIDIA」,隨著輝達Blackwell新平台預計於2024年第4季出貨,將助益液冷散熱方案的滲透率明顯成長,從2024年的10%左右至2025年將突破20%。
4利多>4利空 台股體質勇健就是讚
以農曆年或川普就任前為分界來觀察台股走勢,葉獻文總結,雖然多頭暫緩,但向上格局不變,主要憑藉四個利多:內資買超金額未減弱、台灣透過NVIDIAAI供應鏈邁向全世界、中美貿易戰獨厚台灣供應、鏈2025年EdgeAI加速換機需求。
葉獻文補充,但仍需留意的四個利空因素則有,外資轉買為賣、台積電已開始考量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資金短期重回美國、美國降息幅度縮減等。不過,台股體質堅實,投資人無須過於擔憂,有效掌握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