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中東危機對油價影響小 除非伊朗這樣做…

近期中東衝突升級,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對市場的後續影響為何?會對通膨、利率和經濟成長產生什麼影響?油價近期從9月初的每桶70美元左右攀升至每桶 80 美元以上,顯示投資者可能越來越擔心衝突對石油供應產生的影響。

明年原油供需平衡、甚至供給過剩

能源基金經理人馬爾科姆·梅爾維爾表示,首先,目前看來石油在2025年的供需相當平衡,發達國家的的低利率政策和中國最近的刺激措施可能會增加需求,但將被各生產商的小幅增產所吸收。

此外,OPEC近年來為了穩定價格而減產,如今有每天500-600萬桶的大量閒置產能,OPEC已計劃12月開始恢復部份供應,這可能使石油出現大量過剩。

除非伊朗破罐摔碎、對這個海峽下手

至於投資者擔心以色列可能會將伊朗在波斯灣哈爾克的石油碼頭作為目標,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碼頭之一,伊朗每天出口的 170 萬桶石油大部分都出自於此,如果真的發生,油價可能會躍升至每桶 85-90 美元,這對市場來說是可控的,而且OPEC的閒置產能也可以抵消。

不過,如果哈爾克石油碼頭被破壞、使伊朗原油無法出口,伊朗有可能會進一步暗示破壞霍爾木茲海峽(該海峽有大約 20% 的石油流經;反正他自己也沒法出口了),則油價就可能大幅飆升,甚至回到每桶 147 美元的歷史高位。當然,他們不一定需要關閉整個海峽,但可能會對油輪發動攻擊,延遲流量。

長期在100美元以上 才會影響通膨

資深新興市場經濟學家大衛·雷斯則認為,「中東戰爭」是一個發生機率低、但預期會造成高影響的情況,最重大的影響就是油價,並將推升通貨膨脹,如果真的發生,油價將攀升至100-150美元。如果油價攀升並長期維持在 100 美元以上,才會影響通膨前景,或對各國央行形成壓力、改變目前的利率政策。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延伸閱讀

訂閱168電子報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