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醫療投資熱度持續升溫!在新藥相繼問世、AI輔助醫療產業創新發展等因素的帶動下,醫療產業躍升為除了AI之外的投資焦點,其實除了話題性強,醫療產業長期以來具有高報酬、低波動的特性,是吸引投資市場目光的一大優勢,許多人將其設定為投資配置的「必備款」!
醫療vs科技 長期投報小輸 但波動穩大勝
歷史數據顯示,美國S&P500指數自有產業分類的1989年以來,醫療產業年化報酬率高達11.83%,僅次於科技產業的13.38%,也優於整體S&P500指數10.42%;若比較波動度,醫療產業也明顯勝出,醫療產業指數長期波動率約為14.5%,與S&P500大盤相當,且遠低於科技產業長期波動率21.7%。
已打折低於歷史平均 撿便宜時機到!
事實上,現在正是切入醫療產業「撿便宜」的好時機,近期股市受到降息時程延後而拉回,也使得S&P500醫療產業指數相對S&P500的本益比,在3月底時回落至折價區間,目前折價約一成的幅度,低於歷史均值的-5%。
財務結構佳 不怕大環境利率變數
從企業基本面分析,醫療產業為防禦類股中淨負債/稅息折舊及攤銷前獲利比(Net Debt/EBITDA)最低的產業,反映出醫療產業即使面對利率環境變數仍多、高利率可能維持長時間的情境下,因為其財務結構佳,更能夠維持營運穩定,有利提升股價評價。
AI幫忙成本大減 成長潛力股會更強
回顧近一年醫療產業由肥胖症藥品在全球熱銷,相關個股股價表現領先,看好醫療產業長期需求維持在成長軌道,加上創新研發能力不斷突破的產業實力,現今再加上AI輔助,有效降低研發時間與資金,並更加精準研發,讓醫療產業成長潛力股極具投資價值。
併購潮蓄勢待發=產業前景看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醫療業旗下的生物科技次產業,由於生技業往往擔綱醫療業創新研發的要角,該產業的資金動向也被市場視為醫療生化產業發展的指標之一,根據統計,2024年第一季度,生物科技產業的股權融資金額達到152億美元,為2021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高水準,反映出市場看好醫療產業的發展潛力,根據Morgan Stanley的調查,87%的投資人認為,2024年醫療產業的併購交易將有所增加,也說明了相關產業前景備受矚目。(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