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昨天我們的預告,因為年線扣抵相對高檔,衝過年線,配合5日均線正乖離過大,震盪在所難免,所以操作策略應該是震盪低接。今天台股集中市場跌了228點,但上漲家數782家,也就是說都在跌龍頭權值股,很多的中小型股是漲的。昨天台積電大漲40幾元,雖然台股漲了500多點,但大部份是台積電貢獻的,今天也一樣,台積電跌21元就跌了將近200點,扣掉台積電,台股基本上是沒什麼跌的,OTC市場反而是上漲的。所以我們昨天就說,以指數的角度,台股今天可能會複製韓股昨天的走勢,就是拉過年線之後拉回,我們現在該想的是長線如何規畫,長線如何操作,長短思維大不同,策略也大不同。
新台幣今天接近1:30,這又是一個關卡,會不會升過30?不見得,台幣的升值代表市場反應美國升息近尾聲,但台灣升息的碼數和幅度遠不及美國,所以你說要升破30,再向之前的27.5靠攏,機率不大,所以到了30他會稍微整理震盪。
韓股是來到年線之上拉回,今天又持續拉回,昨天的大量被跌破,KD指標高檔交叉向下之後,短線會走弱,但他並沒有回補多方缺口下緣,所以還不算完全轉弱。台股是KD密合,還沒交叉向下,要觀察明天,可以多方缺口14945點當作減碼的參考價,但新台幣來到30關卡,加上衝過年線會有壓力,配合5日均線正乖離還沒有完全回測,多方缺口也沒有封閉,極有可能明天還是有壓力,就會使日KD指標高檔交叉向下,短線的人一看到交叉向下就會出場,所以短線你應該要重個股輕指數,而且是中小型個股,第一是落後補漲的個股,低檔有保護;第二是要公佈1月營收,因為工作天數少,營收一定很難看,你就要找第一季比較能逆勢突圍的股票,比較不會受基本面干擾;第三是和指數不同步的個股,短期也會比較有表現。可是一旦這些考慮完了,日KD修正下來,再往上的時候,看哪些個股是漲多拉回,你還是要擇強式的買進。
但是長線的人,當然希望等待更好的加碼時機,目前KD指標高檔密合,你無法預測他是又往上還是要往下,這時你的操作,如果資金比較少,就等日KD修正過熱之後的重新交叉向上,如果資金比較大的人,就資金切割。
道瓊在年線之上震盪回測年線,就是年線還在向下,在等待時間;那斯達克還沒到年線,沒這個問題;費半也是過了年線,年線向下,所以回測,台灣、台灣電子股並沒有像費半已經過年線這麼多做正常的回測。之前大摩的言論說第一季要破底,破在哪?所以你自己要很清楚,他們的外資可以做空,你不要把自己口袋裡的錢送給他,他有時發佈利空自己是一直在買。
短線台股漲多震盪修正難免,但你一定要把握震盪修正之後利空測試的時間點,現在誰不知道第一季爛?問題就是如果利空不跌你就要把握,如果你不把握,未來的急單來了,景氣回升了,你又要去追高。如同我說去年是空頭年,從去年1-3月我就講得很清楚,大家都說蜀芳很保守,但下半年我也講,去年就是中空結束,今年就是長空結束,當你看到美股都來到年線之上,就是告訴你長空要結束,你要做好準備。
第一季工作天數少,景氣回升還沒辦法那麼快,資金一定會尋找避風港。美國拜登主攻的是電動車和太陽能,所以美股在台灣放假期間漲的都是這些,台灣政策主攻就是綠能和生技。昨天我們談到美股過去一週漲幅很大的個股,挖礦、加密貨幣、特斯拉是跌太深的跌深反彈,漲幅第一名是影音IC,他們對今年的展望很好,再來是生物科技,還有太陽能發電、太陽能電池,所以我說台灣的太陽能有機會補漲,另外還有車用電池、電商平台、生技。
台灣的生技製藥股都沒漲到,在美股是漲很多的,NBI生技指數是一路創新高,BTK漲幅更大,已經回到去年上半年,他們的生技製藥股和台灣的不太一樣,台灣是大盤在漲生技就不動,但美股是看個股有沒有一定的機會,所以如果統計從1/17到昨天為止漲幅最大的就生技個股,但他漲的和我們的陳建仁院長上任之後要做的不太一樣,他們在漲的不是新藥,而是製藥,包括口服藥劑、抗生素,還有仿生物科技,就是人造肉、人造奶,他們越來越健康,不願意吃高膽固醇或高血脂的肉,Beyond Meat從1月11美元漲到將近21美元,就算回檔還是16元。所以你必需要拉回後疫情時代,不能還是在COVID-19開始時買的那些生技股,台灣因為有中國大陸的部份,所以有健健康康、漂漂亮亮、吃喝玩耍,隱形眼鏡可以留意,視陽、晶碩。至於人造肉和人造奶,台灣只有一檔個股會做,就是金穎生技,他的量比較小,你自己留意,股價大量往上走,一路在高檔,去年大約2元多,今年5.5元,成長性很強。漂漂亮亮有大江、麗豐,不過我要提醒,大陸雖然解封,只是在庫存回補,還無法放大營收,所以他們還沒走完,你要買要慢慢買。
太陽能我就不多說,就是那些個股。
我們昨天介紹的個股今天逆勢上漲,去年賺0.4元,今年2.3-2.5元,會成長5倍,低基期,已經連漲三天。
還有低本益的低價股,馬上要公佈年報和第一季營收淡季不淡,合勤控可能可以留意,去年有4元,今年有4.5元,第一季會比去年第四季成長,投信有一點加溫,不要追高,逢低再留意。
2023年主升段還是電子擔任,其他就不斷輪動,我從1/5就說要留意車用,他會超越通訊和網通,包括PMIC矽力、茂達,整流二極體台半、強茂、朋程、德微,現在大家都會講了,因為過年期間特斯拉、美國車用股大漲,但大漲你就會失去逢低佈局的機會。這一次的震盪修正回檔到3月都是你很好長線佈局的時間。國巨現在也到了500多元,股票都是在大家半信半疑的時候才會有好的價格讓你買進,就像現在大家都說第一季基本面不好,你才有好價格買進。
先上游後下游,從半導體,再到零組件,我的看法不變,景氣的回溫一定是從上游開始。我們之前220幾元講的鈺太,今天我不會再叫你追,之前聯發科買300元,跌到220幾元你不買,不就是送分題你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