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真的非常折磨投資人,中美兩邊第一次終於正式點頭說要來談了,所以美股盤後大漲,看起來是利多,但是另一方面又有半導體關稅很快就要來了,前二天還有台幣的史詩級暴升,這麼多事情,投資人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開始獲利?
昨天我們說大盤在5日線,如果要往上必需要KD高檔鈍化,那就要有量有價,沒有量就是不會鈍化,5日線就不是強力的支撐,跌破的機率很高。今天還是沒有量,就跟昨天講的一樣,完全印證,KD已經稍微往下,短線會進入盤局。量小就是族群及個股表現,台幣、關稅、成長性,你要合併起來綜合判斷,不能只看一個。
上一次對等關稅是全面性的,這一次的範圍小了一些,再來上一次大家不知道他會不會轉彎,所以一下子跌了很多,這次大家已經知道他的做法、談判藝術,像之前一樣的事就不會發生,所以半導體關稅影響大概就一兩天,但是你要記得先分好,如果真的出來的數字比較大,好的股票、有利基性、獨特性強的你就直接找買點,影響比較大的就先放旁邊,再來有一些新族群還是會先漲,那些原來就在走多頭的股票,半導體關稅影響一兩天之後就會繼續漲,所以新題材的股票還是後面的主角。
美國跟中國政府都發表聲明,以前都是美國說大陸打給我,大陸說我們才沒有打給他咧,所以這是第一次確認,就是釋出緩和信號的降溫象徵,選擇的會面地點在瑞士,它是一個中立地點,也就是試水溫不會有結果,但是最差最對立的時候已經過去,這就是轉機的起點,所以積極型的投資人就可以開始找長線趨勢轉機股或是高獲利、利基股,防禦型的投資人可以開始低接防禦股,但是有一些股票還是要先觀望,包括工具機、半導體、消費性,半導體裡面有分競爭力比較強的準備先找買點,但是有一些消費性的IC設計你就先不要碰,股票這麼多,你不用每一個都買。
總結來說就是股票拉回找買點,但是你要把股票分清楚,受關稅影響小的、不受台幣匯率影響的,就是趁拉回震盪第一個要買的;第二,有半導體關稅影響但是利基性很強的,比如AI伺服器裡面有一兩個是只有他自己獨有、別人沒有的,你就可以先找買點;第三,受影響比較多、取代性高的,或是消費性、工具機,連老闆都算不出匯損的,就不要碰。
市場還在怕的時候我們已經賺一大段,大綜一口氣就86%,驊宏資今天又準備轉強了,華經也隨時準備創新高,創泓科技有利基,已經用在軍工裡面,他們都很容易創新高。大綜第二,253元到280元,價差已經27元,數字還在擴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