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所有的媒體新聞都繞著匯率,新台幣創紀錄的連續升值,到昨天下午4點半央行總裁開記者會,今天台幣才止穩,他說有禿鷹炒匯、外資匯入,你想想央行這樣一講,會影響哪一檔個股?今天台股小跌10點,但是不管集中市場OTC市場都是上漲家數比較多,就是因為台積電跌了18元,就占了100多點,扣掉台積電今天台股其實是上漲的。
台灣是加權指數市場,台積電市值最大,對指數影響最大,當外資來到台灣就是買台積電,昨天央行開記者會,台積電就被打下來,但是沒有關係,這些好股碰到倒楣事,今天回補缺口,或是回到月均線,站在投資的角度你都可以留意。
除了台積電之外,今天很多龍頭權值股緯創、廣達、鴻海都是上漲,可是量能出不來,這樣子的上漲你是不能追高的,短線強多會守住5日均線,但是KD指標在指標80之上的過熱區,必須要有量有價才能鈍化再攻,今天沒什麼跌,但是KD指標密合,就是因為有量無價、或是有價無量,像今天是有價無量,KD一樣會下彎,不然就要回測月線修正指標過熱,在5日線到月均線之間都是OK的。如果你是做短線的投資朋友,目前K值跟D值密合,你就要注意交叉向下的時候要短賣;如果你想趁炒股碰到倒霉事(比如台積電)、已經修正的,因為KD指標高檔,你要逢低佈局就是要資金切割,不要一次買滿,現在進場就是不能火力全開。
確實因為央行開了記者會,產生了所謂的央行防線29.5,短期能不能守得住?如果守得住,那你還要講台幣升值概念股?另外,假設你跑的是日韓而不是美國,你就要注意台幣匯率相對日圓、韓元是升還是貶。你要很注意看電子資金比重,目前在6-7成,是傳、金、電輪動。現在要公布4月營收,接著要公布第一季財報,你就要留意利多個股能不能反映。接著5月份你就要為6月的財報效應、集團法人作帳做準備,所以最近主動式法人買的個股走勢都蠻強的。
現在只有一件事情最明確,就是在美製造,假設川普對半導體課稅25%,台積電從台灣廠出到美國的公司,那關稅25%;台灣廠出到日本、歐洲,沒有這個問題;或是南京廠出給中國大陸,也沒有這個問題;所以美國客戶就是要訂美國亞歷山大AZ廠的產能,就是要在美製造。
凱基投顧說如果台幣升值10%將衝擊上市公司獲利6%到7.5%,富邦投顧說台幣升值1%對台股稅前獲利影響約0.5%,我就說不同毛利率的公司會一樣嗎?我都沒辦法知道每一家公司的美元定存、美債存量多少,你能算得出來?這根本沒有意義。
央行總裁說新台幣過度波動,但是美國沒有要求新台幣升值,我說對呀,只是央行干預的動作沒有像以前那麼積極,川普就是希望亞洲貨幣升值,因為他要讓美國的競爭力最大、財政赤字下降,所以大家有心理預期開始拋匯,以往央行會力擋,這次沒有擋,不是美國要求但是台幣升值肯定會有利關稅談判,美國的路透社就說亞洲國家準備推動貨幣價值重估(升值)以獲得美國貿易讓步,至少告訴我們可以跟美國談判,這是一個好消息。現在如果不貶值到32,我們第二季匯損在所難免,但是你要想央行是不是想要貶值一次到位?如果一次到位之後,台幣就在穩定緩和升值,第二季認列完匯兌損失之後,到第三季第四季就OK了。所以我認為匯率羅生門很簡單,我們就是要讓關稅談判的匯率條件最高值化,我們一定會犧牲一些匯率,但是你不用過度擔心,因為川普要讓美元貶值,但美國物價這麼高,美國人民要吃土嗎?
想通了,你就回到最終的思考,就是業績成長股,現在要公布營收、獲利,這些個股都有不錯的表現,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山不轉路轉,你要擬定每一個階段的策略,伸縮自如、調整投資心態。
很多人說我買不起台積電就去買零股,可是我實際上真的有試過零股,他永遠要用比較高的價格買、比較低的價格賣,但是你可以找台積電相關的公司,他的客戶是台積電就不會有這麼重的匯兌損失,昇陽半、中砂是再生晶圓,未來台積電再生晶圓自製率下降10%,但是隨著製程更先進,用量要翻好幾倍,股災之後更低檔的是昇陽半,比大盤台積電更早突破頸線,到今天你賺的%數比台積電更多,但你不要到今天140元才跟我說你去追,會有很大的機會回檔,不用說中砂還漲停板。
第一季跟第二季成績最好的還是AI伺服器,當時我們買了不到100元的緯創,到今天109元,漲了47%,有沒有比你買投機股更好?廣達、光寶科也都是如此。
最近我們買了新盛力,2天就漲了一成以上,最高漲到96元,我跟大家說過第一季會比去年第一季成長3倍,上禮拜我就說台幣升值沒人講,未來一定很多人講,這禮拜你就看到所有人都在講。他的BBU超級電容不是直接通過輝達認證,他是跟台達電合作,所以他的客戶是台達電,第二季第三季還有機會比第一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