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股碰到倒楣事就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買到,今天很多人都在想怎麼股票這麼弱,我卻是在看最弱的電子股有哪些守在月季線之上。你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就是指數會繼續跌;但是做好最好的準備,就是再跌二天KD指標就進入低檔!
我說過指標80之上你操作股票的勝率會降低,但是到了指標20的超賣區勝率會上升,如果你要切入電子股,就留意這一次拉回守住月季線的個股。指標還沒有交叉向上或是還沒有到低檔區之前,你買一檔個股的資金還是要切割。3月底前就是看2024年年報;軋空個股如果券資比下降就會消失。
今天電子個股一片淚海,輝達真的有這麼壞嗎?其實如果真的很不好,輝達的盤後不應該開高,台股也開高,但是接著一路向下殺到最後一盤,除了MSCI季度調整之外,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台股是淺碟市場,昨天很多人去賭輝達的財報,今天一開高昨天搶的人一定先賣,手上有的人也被人嚇人嚇死人。
電子股有川普的問題輝達的問題,是要通通賣掉轉進傳產,還是可以逢低選擇好的電子股?選股的條件又在哪裡?就像我說的,最好下個禮拜再跌,你就做好最好的準備,選擇相對比大盤強的電子股;傳產股不是不能買,但是千萬不要在他像今天大家都去買大漲的時候買進。
我個人的看法,輝達的財報唯一的問題就是毛利率,可是真的沒這麼差!輝達的盤後盤可以先開高漲3%,是因為它的獲利優於美國分析師預期,營收393億美元接近美國分析師的高標,對未來一季的營收展望430億美元±2%,也比市場預期的高,上一季毛利率73.5%,下一季也就是本季預估70.6-71%,所以大家說非常不好,就從漲3%開始下跌。黃仁勳說Blackwell量產需求量驚人,毛利率主要下跌的原因是零組件成本增加,台灣是零組件公司,他的GD200組裝這麼難、零組件這麼難拿,其實他70%以上的毛利率在所有IC設計裡面還是非常高,現在他讓了2%出來,未來你可以比對廣達、鴻海淡季的獲利,如果沒有影響,那對台灣的公司就不一定是利空;另外它的營收展望優於分析師預期,代表上半年電子淡季,但AI公司如果接GB200的訂單就是沒有淡季,第三季又進入消費者的旺季,那何樂而不為?所以我個人認為,的確他的毛利率有瑕疵,但並不是這麼嚴重的事情,隨著產品一個一個問世,配合有DeepSeep、Grok,他適度壓低自己的毛利率讓客戶願意購買,本來就是供給面的考量。
台灣的老AI公司應該就是區間箱型,不管是輝達、台積電、廣達、鴻海,另外就是關稅問題,股市面對不確定性都會對股價有影響,所以你還是以不追高、逢低價值投資為主。
今天電子股的資金流向比還是有66%,這絕對是你未來操作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今天電子殺無赦,也使得電子指數跌到季線之下,那你就看哪些個股相對比大盤強,也就是它在月線上或季線上的個股;第二就是看籌碼面,現在大盤融資一直增加、指數一直在跌,但是你要資券同增而價強的,或資減法人買的個股才好,有很多。但是這些個股不能收盤跌破軌道線或是大量低點,如果發生了你就要調節。
裕民我們從起漲就跟大家講,現在老師們不講裕民、慧洋就跟不上時代了,但是我老實說,我只剩一半持股,因為現在大家都知道重建工程,問題這是一個遙遠的事情,股價已經連續噴出,加上他是傳產股會進二退一,我覺得賺夠了,所以我只保留一半資金。跟我當時候講上銀一樣,今天上銀差一點打到跌停板,因為預估去年6月,結果公布出來5.5元不如預期,收在313元,本益比大概60倍,但如果其它的機器人個股都是60倍以上,你覺得可以買嗎?我很早之前就跟大家說過,你如果真的覺得賺很多可以賣一半,轉弱的時候再全出。
昇陽半,我們從起漲區就告訴大家突破頸線,之後開始軋空,還沒有跌破159.5元之前都不是轉弱,一樣你覺得賺多可以出一半。精確,你不要等到現在市場都跟你講了才去追,我們很早就告訴你敏實集團跨入xAI機器人概念,人形機器人的外觀其實是中國做得比台灣多,因為他們的人工便宜,但是就算是馬斯克的xAI人形機器人,一台要賣2萬美元!它一定要下降才有辦法讓每個人買得起。僑威今天再創新高,我已經說過90元以上不建議你追高。
神準今天沒跌,新應材還在月線之上。奇怪的是CPO,華星光、聯鈞、聯亞已經跌破季線,這些個股我們之前都建議你跟我一起獲利了結,可是上詮、波若威還在月季線之上,為什麼?當大盤都在多殺多的時候,有些個股為什麼可以撐在那裡?絕對跟籌碼、未來接單基本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