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的走勢幾乎就是台積電的走勢,除非後續有很大的轉變,否則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大盤的的枝微末節,真正影響大家的是看產業選個股,櫃買昨天破底,的確有隱憂存在,但是跌深就是最大利多,尤其又二度背離,中小型股年底前準備展開反攻可以合理預期,因為外資年底進入休假,權值股動能難以持續,另外我們之前也提過,法人要佈局新的個股,也會等到結算過後才會有新方向出現。
今天主流有二,一是機器人,二是ASIC,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出席活動提到,多功能機器人是大勢所趨,而且台灣有機會扮演要角,另外還有新聞提到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明年有機會上市,要採取台積電五奈米,今天一定很多朋友跳進去買了機器人,但我想要先帶大家看之前的主流股,比如說BBU的順達、加百裕、錸寶轉眼都已大跌,上個星期接棒而起的資訊服務軟體,精誠、零壹、資通,也都是上禮拜曾經噴出的,現在都跌下來。
或許有些明年的主要產業現在在長期低檔,就值得領先布局卡位,我們分享過主流股的操盤心法,第一,你要確認是不是同產業有多檔個股同步上攻,而且法人買超;第二,主流股能否續強,就要觀察漲幅最大、領先創高的指標股續漲力;第三,指標股拉開空間後,可以注意低位階、低本益比個股,會有落後補漲行情;第四,要注意如果利多不漲、爆量下跌、指標股長黑,就是主流股轉弱的三大警訊,過去的BBU、超級電容、軟體股,都有出現這3個警訊,那就要該捨則捨;而今天最猛的機器人,就有指標股拉開空間,族群開始飆漲。
機器人分成兩大類型,工業型及服務型,目前主要的成長力道來自於人機共同協作的協作型機器人,機器人當中有哪些是台灣真正能夠抓到的商機?以產業上中下游來區分,上游主要包括控制器、伺服器驅動系統、減速器、感測器等核心組件,中游則是機器人主體,下游是軟硬整合,上游、中游門檻比較高,大部分都在德廠、日廠手上,人型機器人未來變成中國和美國主導,他們的進度相對領先,預估人型機器人未來10年年均複合成長率可以達到96.8%,商機非常龐大。
台灣機器人股票10到20檔以上,到底有誰可以真的受惠?有時候股價會告訴你答案,今天到了收盤,有的股票只有開高走低,有的股票卻是一路上攻甚至亮燈漲停鎖死,今天只有一家創下歷史新高,鈞興,機器人產業當中非常重要的是減速器,透過齒輪運作讓機器人控制力量,在過往也是日系廠商的天下,目前國際最大廠也還是日廠,但是人形機器人的崛起讓機器人產業重新洗牌之後,主導市佔率最高的在中國,中國也在去日化,給了台灣減速器廠商分食市佔率的商機,諧波減速器的商機跟門檻更高,鈞興已經打入全球四大機器人家族的其二,有實質訂單出貨成績,股價橫向整理2個多月之後正式突破,上檔無壓,當然不是要大家明天跳進去追,但是能夠創新高當然就是它的基本面高人一等,拉回可以留意買點。
另外一個值得留意的是滾珠螺桿,這一塊國內取得實值訂單出貨的是上銀集團,包括上銀,跟旗下的大銀微,兩檔最近都十分受到市場青睞,上銀也是經過2個多月的整理之後今天突破盤整區,只不過過去股價更高,所以還沒有創下歷史新高;集團旗下的大銀微位階比較低。工具機還有線軸、單軸機器人及機器手臂的直得,也是低位階股價發動。所羅門也值得留意。視覺辨識系統深耕超過30年的聰泰,股價也開始低檔轉強;和大集團的高鋒,和大跟盟立合資成立盟英,已經打入特斯拉機器人供應鏈,高鋒的股價比起和大、盟立更活潑,不過11月底有一根大量黑K需要時間化解,可能要以分批方式承接。
世芯,今年8月底威良老師告訴大家,長期投資價值浮現,訂單只是遞延,長期競爭力沒有減弱,CSP業者要自研晶片需要的就是世芯,亞馬遜直接私募入股,雖然股權不是非常多只占0.28%,但重點是投資以後會跟世芯有更多的合作,果然亞馬遜旗下AWS的自研晶片就是由世芯負責後段設計,因此獲得外資券商最近青睞,出報告上調目標價,現在股價已經3300多元。還有沒有這樣的股票?當然有,快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