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美股不斷大漲帶動台股改寫歷史新高,月K線的角度陡俏,從去年11月開始就連續紅K到今天7月收月K線,幾乎是9根紅K棒,只在今年1月夾了一根小黑的十字線,就算從2月起算也是6連紅的格局,在台股歷史上要看到6連紅、甚至9連紅,真的非常少見、屈指可數,難怪大家要居高思危。
昨天下午我的好朋友急忙打電話給我說有人跟他說8月要大回檔,我很驚訝,我問他是誰?他說是他經常去算塔羅牌的老師。我沒有能力去評述這件事,但我們身為操盤手,比較好的心態是不要預設立場、畫地自限,重要的是執行力,看到什麼訊號就做什麼動作,而不是雲都還沒飄過來你就擔心要下大雷雨了。
「新手看價、老手看量」、「頭部一定有大量,但大量不一定是頭部」,這個邏輯很重要,所以出現頭部一定會對應很大的量,可能是歷史天量,畢竟現在台股是新天價,但大量出現不用馬上怕得要死,「頭部一定有大量,大量不一定是頭部」,台股歷年來單日爆量6千億之上剛好有10次,基本上都發生在2021年和今年2024年,其中今年有4次,順帶一提,量價的角度不會再去回溯當天有什麼事件,量就量、價就價。整體來看,的確大量當天是下跌居多,可是5天後並不一定是下跌的,一個月之後還繼續上漲的,就代表化解了頭部危機,這是換手量,大量過一個月是下跌才有機會出現頭部,真正過了一個月之後下跌的,只有幾次,2021/7月三次、2021/4月1次,回來看月K線,4月、7月就是一個M頭,真正形成頭部到翻空大跌,有半年的時間差。
所以你們只要注意台股有沒有爆天量,如果爆了天量之後過了一個月還繼續漲,你要記得再乖乖回來買股票,如果一個月之後苗頭不對真的跌了,這時候減碼都還來得及,因為爆天量以後可能要半年才會完成頭部,我覺得最少也要一季,所以看到天量漲不動了再減碼出清一定來得及。我也大膽預告、預言,我覺得將來台股真正頭部的天量至少要單日8000億元,因為指數越高、市值越大,對應的成交量當然也越大,這是讓大家方便在看盤過程中就能夠留意的反轉訊號。
想要看基本面的朋友,台灣的經濟命脈最重要的是出口,這也可以拿來衡量全世界的景氣,因為這一次美股上漲最重要的力道就是科技產業,而科技業很多的零組件是來自台灣的出口。從台灣的出口年增率表現對照台股加權指數走勢來看,過往出口年增率往下大盤才會翻空,所以一樣不用每天都在猜漲完了沒、要反轉了沒,只要注意這個指標就可以。
外資現貨不買就算了還賣超,期貨市場又一直抱著空單2萬口起跳,外資真的這麼唱衰台股嗎?其實不是外資一直都握有台股4成的持股,但是這幾年他不再加碼了,因為他持有的股票都大漲、市值大增,為了維持平衡,他開始賣超,總計賣了2.2兆台幣,但是台股不跌反漲,主要靠的就是內資的力量,從透過公開資訊可以查得到的投信買賣超來看,就是在外資賣超的期間不斷加碼買進,投信分成主動跟被動基金,被動換個名稱講就是ETF,所以說穿了外資大賣台股,可是有ETF資金潮一直湧入股市,幫台股撐起了這一波大多頭行情,畢竟多數在買ETF的投資人都是策略,這會讓台股有一股安定的力量;另外民間超額儲蓄存量大增,房地產政府管制,股市流動性更好,成為去化資金最好的去處。
總之,我認為台股基本面沒有反轉訊號,尤其第三季是出口旺季,基本面還在成長,不構成泡沫條件,資金也非常充裕,真的要到反轉一定會伴隨一根巨量,所以有本質的好公司你可以好好的買、好好的賺,在大多頭時代沒賺到錢真的很可惜。目前台灣大部份的產業都回歸多頭,包括傳產股,在多頭時代就是會輪動。
下半年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蘋概股,今年的iPhone16可望迎接史上最大換機潮,不過老實說,最重要的不是硬體的改變,而是AI,軟體的升級才是促使大家換新機最大的關鍵,那台股有什麼機會呢?只能說賣得更好可以帶動拉貨需求,純度越高的、還有吃到零組件升級商機的就有受機會,像鏡頭的大立光、玉晶光,3奈米的台積電。
我們常說右下角的股票才能安心買,但美股S&P500指數在創高後進場的年化報酬率,竟然優於下跌超過10%之後才進場,以台積電來看,你在創新高之後才進場,角度會越來越陡,如果你在下跌之後才買,恐怕早就在震盪之中被磨光了信心和籌碼。同樣的均華、旺矽、辛耘、昇陽半導體都是如此。
所以我們的贏家操盤心法,一,買強不買弱、買高賣更高;第二,股票從哪裡漲上來不重要,重點是將來能漲到哪裡去;第三,買錯股票不會賺錢,買對股票但抱不住賺不了大錢,買對股票又抱得住但買的量太少還是賺不了大錢,投資的致富方程式是「投資報酬率×持股張數」,所以你要敢買又要趕押;第四,報酬率比勝率更重要;第五,不買落後股,要全心全意鎖定好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