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為什麼有9月魔咒?台股會如何表現?這份資料我們放在LINE首頁,更重要的是我們找出了掛牌有史以來每逢9月必跌的股票,一樣放在LINE首頁。
目前大盤在月線上、季線下,但月線是下彎的、季線是上揚的,區間整理何時突破?就要等月季線慢慢收斂靠攏,再配合補量,量絕對不能少,目前就是量縮區間箱型的僵局,這和AI大部份都在整理有關,我強調是「大部份」,這個族群只要是AI正規軍,趨勢還是往上,沒有任何翻空、泡泍化的疑慮,比如緯創、廣達、技嘉,高點拉回以來週K線MACD、MACD、DMI都往下,就是在整理,沒有不好,是為下一次的上漲做準備,畢竟AI走的是大趨勢大格局,但這和大盤不同,大盤的KD已經有機會在低檔黃金交叉,MACD柱狀圖在收斂,世芯、信驊則是週K線向上,MACD負轉正,這就是不同的格局,我們就不一檔一檔的分析,既然AI在中段整理,你先做其他股票,比如材料,等整理完再回頭來做AI,同一套資金就可以活化運用。
之前我整理了一張「一般伺服器重迎曙光」的表格在LINE,原本一般伺服器的採購量被AI伺服器排擠,但隨著INTEL和AMD的新平台推出,一般伺服器也要重現曙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重回股王的信驊,當時節目中我們賣了關子的就是嘉澤,回頭一看9/4昨天法人出具的最新研究報告給予1000元目標價,最近股價也在落後補漲。
倉和,太陽能股,但他的利基型產品來自3D無網結太陽能精密網版,比傳統網板價格高30%,毛利率超過40%,所以才能這樣上漲,所以你不要看到倉和大漲就去買其他的太陽能電池。但今天8月營收公告,股價就創高留長上影線,表示短多先拔檔了。
華孚今天也開高走低,封閉7月空方缺口之後面臨二根大黑K,當然有沉重的壓力,要攻過要配合量能,但偏偏最近量能在減少,要尊重他一下有一點量價背離,這時靈活的來回操作比較好。
我們看好華孚,但同樣電動車零組件,CP值上檔更高、下檔風險更少的華孚第二,就是定穎投控,看到這裡散戶一定會說這裡漲好多了!你先聽我說,華孚車用占比89%、定穎70%,電動車營收占比華孚46%、定穎20%,預估今年3.67元、明年6.14元成長67.3%,華孚今年4.85元、明年7.88元成長62.47%,還略輸給定穎,華孚波段漲幅424%、股價最高183元,定穎目前股價才6X元,我常講,「股票從哪裡漲上來不重要,重點是將來會漲到哪裡去」。車用PCB最亮眼的就是HDI有16.5%的成長率,定穎就是切入HDI,打入特斯拉、歐美車廠、中國品牌車,上半年EPS 1.19元,第二季比第一季成長1.5倍,華孚是成長12.5%,下半年還有黃石二廠新產能開出。
材料,這是「股票從哪裡漲上來不重要,重點是將來會漲到哪裡去」更好的例子,我們從200多元開始帶會員切入,有人買在200元、有人買在400元,那都是其次了,今天1095元,不管你買在哪裡都是大賺,這一次壓回到780元時我們帶大家買進,這一路都有人懷疑擔心,很多人把買點當賣點,非常可惜。我們看好材料的原因、他還能漲到哪裡,相關影片放在我的YT頻道中的CC威他命。
AI在整理,但目前電子股資金比重還在75%沒有減少,這表示有其他的股票接棒,就是消費電子。最近美國DELL大漲,他代表的是PC、NB產業觸底回溫,這對台灣很多供應鏈絕對是好事,AI大規模資金在休息,接棒的就包括NB族群;另外大陸拚經濟,華為的Mate 60Pro賣翻天,沒有用美國晶片、美國技術,而且他只有4G的技術卻可以做到5G的速度,這是劃時代的技術,國內誰是供應鏈?一是今天攻上漲停創高的兆立,另一檔6XXX還在相對低檔,7月華為拉貨已經對這二家公司產生貢獻各約4億元,兆立營收年增率一路成長,華為7月貢獻約5成,6XXX營收也是由負轉正達到23.13%,重點是他的月營收就是4.3億元,幾乎全來自華為。